本文地址:http://175.ib773.com/blog-275648-1273275.html
文章摘要:www.jinshun789.com,雷波 嗯 ,时间张建东疑惑。
||
前面博文论述偃师二里头(距今约3750至3500年) 与武汉盘龙城(距今约3500年以近)之间曾使用尺长15.8 cm,且说河南淅川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的陶器[1]都适用尺长15.8 cm,表明夏在偃师二里头之前已经存在,且延续到商汤公元前1600年立国之后。
龙山时代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,距今约4350至3950年,因最初发现于济南章丘龙山镇而得名。发掘简报[2~4]中陶器表明,济南城子崖和郑州附近的龙山文化及其后岳石文化适用尺长15.8 cm。城子崖废弃、邻近大辛庄兴起[2,5],以及偃师二里头和郑州二里岗的废兴意味着夏商政权的更替,而后者使用商尺19.7 cm。或许公元前2000至前1500 年黄河右岸存在“制度得到尊奉”的政权夏,其后期因商之逼迫而向南收缩。
[1] 楚小龙, 曹艳朋, 王瑞雪, 余洁.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墓葬发掘简报. 华夏考古, 2017, (3)
[2] 朱超, 孙波, 吕凯, 张宗国. 济南市章丘区城子崖遗址2013~2015年发掘简报. 考古, 2019, (4)
[3] 史本恒, 王青, 刘允东. 河南禹州市前后屯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发掘简报. 考古, 2015, (4)
[4] 牛花敏,姜凤玲,陈伟芳,樊温泉,韩佳佳. 河南新郑龙湖兴田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发掘简报. 华夏考古, 2015, (2)
[5] 郎剑锋, 方辉, 陈雪香, 史本恒, 郭俊峰, 刘秀玲. 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商代墓葬2010年发掘简报. 考古, 2020, (3)
为叙述方便,暂将尺长15.8 cm 称为夏尺,而拙博曾说另一史前尺长18.5 cm 似称为先周尺为好。以下讨论假设测量数据和尺件长度都是精确的,并不考虑实际存在的各种误差;引用文献中器物数据的单位 cm 则予以省略。
1 判断尺长时所作考虑
已从青铜器和玉器论证商使用尺长19.7 cm,其与夏尺15.8 cm,两者具有5:4的关系,因而解读器物尺度时需要谨慎。武汉蟠龙城出土多件长15.8 cm 的玉石器不能作为使用夏尺的直接证据。盘龙城铜钺的几何设计才是判断尺度的可靠证据呢,可惜难得遇见;而陶器通常制作精度稍低,尺寸解读需要谨慎。
下图是从文献[2]图19 复制的。盆No.1和No.2 高15.8 和8.1 是一夏尺整和五夏寸过2.0 mm;也可说成八商寸过0.4 mm和四商寸过2.2 mm,因为商尺19.7 cm与夏尺15.8 cm 有着5:4的关系;盖No.4 口径17.6,九商寸欠1.3 mm而夏尺一尺一寸则过2.2 mm,后者偏差还略大,但不能就此就对尺长做出选择。
两件器物完整,似可进行仔细测量而做出更可靠的判断;倘若真是以夏尺制作,而墓葬属于商,或许为该地夏商更替提供时间提供参考。又,“城子崖遗址的商代遗存极少,显示此聚落在商代已被废弃,其西邻大辛庄遗址同期开始兴起”,该遗址出土大量铜器和陶器 [5],皆适用商尺19.7 cm。
4 商夏更替还是兼并
夏尺15.8 cm和商尺19.7 cm,精度或许可达到±0.5 mm。两者恰巧具有4:5的关系,笔者固然有些想法,但尚缺乏可靠的证据加以论述。不过,如下猜测或许能够成立:在黄河右岸与长江-汉江左岸之间的夏政权使用尺长15.8 cm,时间跨度至少覆盖公元前2000年至前1500年;而早于公元前1600年商作为政权实体在黄河左岸使用尺长19.7 cm。
Archiver|手机版|科学网 ( 京ICP备07017567号-12 )
GMT+8, 2021-2-25 02:13
Powered by 175.ib773.com
Copyright © 2007- 中国科学报社